“此事待某调查清楚以后,自然有分晓!
    高县令为官颇为爱民,敢作敢为,鄙人也略有所闻!”
    鄠县与畿县蓝田一样,是离京城最近畿县之一。
    一般人不是关系过硬,就是却有政绩,才能得到此位置!
    而且这正六品畿县令也是重要职位。
    一般再往上升,就是当五品郎中等职。
    当员外郎、侍御使一般是平调,但是偏远一点的也勉强算升迁,再低就是贬职。
    (京兆府、河南府、太原府所辖县,除掉治所地六个京县外,其余均是畿县。
    )
    “杨公过奖!”
    高要一听杨游如此褒奖他,倒是有些意外。
    他又忙道:“杨公的一部分职田、永业田等在本县,卑职上次与第五判官协商很久才办成!
    不过可能还是有些地略微贫瘠,还望杨公勿恼!
    确实是本地田地十分紧张,就是前年升任的两位侍郎,也还有一部分地在洛阳附近呢!”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就多谢了!”
    杨游主要的田地被第五琦调整在蓝田县,不过仍然有二十多顷在鄠县!
    当时规定可以在几个县同时分地,甚至外郡都可以!
    接着,他又把本县的户数、人口、税收等做了简要介绍。
    并极力邀请杨游晚间一定要在鄠县晚餐。
    “那好,我等今日就在鄠县馆驿歇息!
    不过晚餐不要搞得太奢侈了,随便几个菜就行!
    我等成天大鱼大肉,需知百姓还有揭不开锅之贫苦人呢!”
    “卑职遵命!
    杨公体恤百姓,乃卑职楷模!
    卑职今后一定将杨公之言刻在镇纸石上,当作座右铭!”
    他倒是越来越媚俗了!
    杨游也不太在意,自己前世当办公室干事,那领导一来,很多时候比他还不如呢!
    “高县令,你说说本县流民、营田等事宜!”
    杨游想听听这方面的东西,毕竟都归他管。
    “杨公,实不相瞒!
    本县以前也有外地来的客户一百二十一户,五百三十四人。
    后来杨公盐铁使属下来了牒文以后,按照新的举措,我等已将他们全部引到靠近蓝田的几个乡采玉石去了!
    那些人除了采玉,也开始在南山垦荒栽种茶树,估计几年以后就会小有收获!”
    “很好!
    本地农户每丁等都足田吗?租庸调、户税、地税等收纳情况如何?”
    杨游很想知道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