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诏年不常抛头露面,不似上江名媛登画报、上杂志。
    只要不和家人在一起,她以为没人认得她。
    可是人们渐渐认出她来,窃窃私语。
    离公园还有一段距离,陆诏年说,她不去了。
    “小姐?”
    “我要回家去。”
    陆诏年看着自己一身漂亮衣裳,低声道,“勇娃子,你告诉老爷、夫人,我回家了。”
    勇娃子道:“小姐,还是让我送你回去吧。
    外面人太多了。”
    想到母亲说的话,人言可畏,竟这样有道理。
    陆诏年黯然地回了家。
    很长一阵子,她没再吵着要出门。
    *
    陆诏年的乖顺并没有让这个家气氛和缓。
    庆典当日,有位老爷遭遇绑架,数日后现身,却向当局揭发多位官员贪污受贿之事。
    父亲和大哥似乎政见不同,关系愈发恶劣。
    父亲还很严厉问过她,勇娃子那天做什么去了。
    陆诏年不知道勇娃子和这些事有什么牵连,如实说,那天勇娃子送她回去,就一直待在公馆里,还同又绿拌嘴。
    父亲便让她去休息了。
    连日的暴雨,仿佛要将城里的旮旯犄角都洗刷感觉。
    气压很低,很闷,打开窗户,在透着泥泞气味的空气里都要呼吸不过来似的。
    “幺妹儿现在这个样子,都是因为你们,你看得下去,我这个当哥哥的忍不了!”
    “你很行事?硬是要他们的命?现在紧要关头,你坏了老子的大局!”
    “我在乎家族的荣誉。”
    “反了你!
    闻恺就绝不会像你这样做事!”
    闪电霹雳,雷声轰隆——
    昏睡的陆诏年蓦然惊醒。
    近来坊间传政局大动,连不关心政事的又绿的也屡屡和陆诏年提起。
    然木已成舟,父亲再与大哥发难也无用。
    家里气氛看似松弛下来,父子之间却淡漠不少。
    而陆诏年记忆里,父亲从未对另一个儿子嫌隙。
    *
    匝月而过,国府军政部为委员长贺五十大寿,倡议社会各界捐献飞机,以固国防。
    声势浩大,远在川东重庆的士绅不甘落于人后,筹集巨额款项。
    虽然没有明令,但从批文来看,国府更愿意接受捐款而非直接捐飞机。
    陆霄逸号召整个川东捐款,又是捐得最多的人,上了报纸,还接到军政处的陈主任亲自电谢,称其父子为爱国豪绅。
    陆闻泽在当局活动,常道父亲之言行,并不为自己笼络名声,因而川外也有人听说过陆霄逸这个人物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