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分明是父亲权衡利弊后,默许的,如今又成了大哥的错了。
    父子间再生芥蒂,惹得冯清如颇有些担忧。
    战事不休,官场勾斗,好在夫人身体好起来了,陆公馆才得以保持和乐。
    陆诏年牵挂陆闻恺,却不能让母亲发现,正在百无聊赖之际,陈意映主动来信,联络了她。
    国民政府今年颁立《公立专科以上学生贷金暂行办法》,对全国公立专科以上学生发予贷金,每人每月可领八到十元。
    陈意映错过了,只好选择免学费的师范大学,以她的成绩,实际上能考上更好的学府。
    与实业一样,日占区的文化机构向中国腹地迁移,其中大多迁往西南地区。
    重庆中等以上学校从三十二所激增至九十七所,大都集中在沙磁一带。
    教资竞争之激烈,有的教授甚至只能到中小学教书。
    陈意映就读师范大学前身是高等学府,师资优越,于她而言,算是幸事。
    沙磁区在城关之外,集聚了大量文化团体与名人,爱国氛围浓厚。
    陈意映这次叫陆诏年过来,正是为了志愿团汇演的事情。
    陆诏年和又绿一起,家里不放心,叫勇娃子跟着。
    他们向学生问路,一路找到排练教室,就听见学生们的呼喊:
    “吾辈自当奋勇救国——”
    陈意映?????看到陆诏年,招了招手。
    她面上笑着,却不留情的讥讽:“幺小姐出趟门也要带左右护法。”
    “你……!”
    又绿欲斥驳,陈意映反而瞪了她一眼。
    “你们在排演什么?”
    陆诏年问。
    “抗日剧目,从这个周末起,我们每个周末都要上街去路演。”
    陈意映道。
    旁边的青年道:“梁山空战一役,多少村民伤亡!
    可城里人还耽于享乐,以为大后方是大发横财的地方,我们要唤醒国民的爱国心!”
    又绿看清青年模样,轻“啊”
    了一声,忙对陆诏年道:“这就是那个记者!”
    陆诏年上次要去报社,因为母亲没有去成,她险些忘了这件事,当即道:“乱写报道,就是你,石森!”
    石森推了推镜框,道:“是我。
    陆幺妹,我们见过,上次随志愿团……”
    又绿道:“你少套近乎,我们家小姐是你随便叫的?”
    陆诏年道:“说来话长,是我让大家这么叫我的。”
    又绿道:“小姐,他乱写报道。”
    陆诏年道:“对,你乱写。
    什么‘我不是英雄’,你为什么要把这句话刊出来?”
    石森道:“我给多家报社供稿,你说的是哪篇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