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隽命人把孙夏和孙仲的人头封装好之后,再加上裴元绍的人头。
    一起派人送到了洛阳城,向汉帝报捷。
    汉帝闻报大喜,诏北军回洛阳论功行赏。
    就在朱隽整顿部队,收拾行装准备北上的时候。
    在颖川一带主持讨伐黄巾军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字义真大人,派人来向北军右中郎将朱隽部求援。
    皇甫嵩是安定郡朝那人。
    出身显赫,他的父亲皇甫节,曾任雁门太守;他的叔父是度辽将军。
    将门世家的皇甫嵩,少年时候便有才名,后被举孝廉,更是尊授茂才,受汉室征辟,入官侍郎。
    后来北地狼烟四起,诏令他为北地太守抵抗羌人入侵。
    刘正路过北地的时候,恰逢皇甫嵩在前线拒敌,两人才无缘相见。
    如今在机缘巧合之下,总算是有了见面的机会了。
    朱隽在收到老朋友的求援信之后,就开始左右为难了。
    派兵帮助皇甫嵩,那是抗旨不遵;不出兵的话,又会让天下人不齿。
    更何况皇甫嵩被困长社,更有全军覆没的危险。
    一旦颖川的局面糜烂,也会威胁到洛阳城的安全。
    然而汉帝诏令已经到了军中,班师回朝的军令已经传达全军。
    倘若朝令夕改,无诏擅动。
    那么接下来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。
    中官陷害大臣,无理也能搅闹三分。
    倘若有理,只怕是不死也得脱层皮。
    看着求援使者那风尘仆仆的样子,朱隽拒绝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说出口。
    周瑜建言说:“大人,兴汉军独立编制,平贼校尉部隶属于幽州,不在班师回朝之列。
    不如命令兴汉军前往颖川,北军奉诏班师回朝。
    既成全了朋友之义,又不耽搁大军的行程。”
    朱隽想了想,就问刘正:“平贼校尉,你部愿意进入豫州继续战斗吗?”
    刘正回答说:“大人但有所命,平贼校尉部枕戈待旦,誓死也要完成任务。”
    朱隽忙手书一封,加盖了北军右中郎将印之后交到了刘正的手中。
    兴汉军转战豫州的正式任务,算是定下来了。
    至此,刘正和兴汉军在南阳郡内讨伐黄巾军的作战任务正式的结束了。
    朱隽为了表示对老友的支持,特意从北军府库中调拨了一批精良的装备给了兴汉军。
    刘正将这批装备配给了魏延的独立营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