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还是丫鬟的身份呢,都不如我这个金宝小少爷和你们的胖丫小姐。
    胖丫小姐嗖嗖嗖就能上树,跟玩似的。”
    恩,也不如米寿小少爷。
    金宝骂着骂着忽然意兴阑珊,仰天长啸:“米寿,我想你啦,你快回来和我一起教这些笨蛋!”
    特娘的,还要教这些麻烦精识字,俺字还没认全嘞,最近都累瘦啦。
    姑娘们抹着汗,累的胳膊抬不起,耷拉着脑袋又回点心房接着受蹂躏。
    李秀呵斥:“说多少回步骤,长那脑子怎么就是记不住。”
    朱氏呵斥:“没吃饱饭吗?一天六个饽饽三顿饭,干是干,稀是稀,牛奶喝着,搅蛋清怎么就是慢。”
    晚上,除马老太外,另七位老太太又牵着牛车骂丫鬟们:“才多大的年纪,赶车还不如我们个老太太。”
    连最温和的田老太太都嫌弃着:
    “你们要惜福啊,这才哪到哪就嚷累。
    累什么累。
    有吃有穿,不用跪着不用给主子洗脚,教你们站直溜去挣银钱的本事,去哪家当丫鬟能有这种好事。
    想当初我还刷屎尿盆子呢,接到赏银就差跪地给人磕头。
    你们知不知晓外头想挣银钱比吃屎还难,要拿出吃屎的决心尽快学会本事。”
    才操练几日啊,二十四位姑娘再站在马老太面前就像脱胎换骨一样。
    最起码做到眼神坚定,不再是当初刚到家里活一天算一天的模样。
    连她们的弟弟都是。
    最小的男娃爱哭的都不哭了,争着抢着要帮宋阿爷放鸭子、扫院子。
    这些新来的齐心协力认为:
    宋家好,才是真的好,她们才能更加好。
    她们更是从今往后有了姓,在搏出前程前,大家一起姓宋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和老家二十四位丫鬟经历很像的,还有在赶路的杨明远。
    他觉得自己每日在行进中,都会有进步。
    不停地汲取宋福生心中的精华,那是过尽千帆的智慧。
    每每畅聊过后,年轻的杨明远都会深思。
    到了夜里住宿,他要么伏案洋洋洒洒将心中所想抒发。
    要么查看书籍。
    有些书没带在身边,或是压根就没见过,他就会去问同行的五十六位举人,是否带了某方面的书籍好借来翻看。
    恨不得将宋福生的论点都能做到引据经典。
    像是路过兴隆县,宋叔经崔举人介绍见过当地县丞,坐在车上无意间提起:
    这个县啊,经过这次疫情和天灾后,实际上,县衙只能勉强做到,百姓们即使吃不饱饭也不会揭竿而起的程度。
    听说,大户家的折箩,每日都会被分抢一空。
    杨明远当时脱口而出说:“可笑的是,外面食不果腹的百姓那么多,大户们却在里面浪费,宁可放坏喂了狗也不会可怜穷苦人。
    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
    “明远啊,你觉得大户们应该省吃俭用去接济穷人是吗?
    应该?不对,你极端了。
    你说的那不是正常人,是正常人就做不到如此程度。
    你我眼下车里有许多吃食,咱们路遇这么多乞讨者,你施食了吗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