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要是活着该多好,您就会知道我的姑父有多厉害了。
    我该怎么让您知晓呢,我要回家就给您烧纸。
    米寿前几日有听到宋福生和钱佩英私下说,在发千里马传单时,有特意寻老家考来的举子们打听事。
    老家只考上来七个。
    这七位居然还有六位只是没迁户籍,实际上早就搬走,家里属于完全住在外地的那种。
    而那位住在当地考上来的举子并没有住在客栈,没见着。
    所以对着那六位打听不出来什么,就能形容回去考试时,看到目前老家府城仍旧是一片破败之像。
    宋茯苓拍了拍弟弟肩膀,仰头望着“国子监”
    仨字,憋半响才道:“我是太羡慕。”
    就感觉爹干的全是让她羡慕的事儿。
    孔子庙。
    宋福生带领着众位上香。
    三百零一位进士,齐刷刷上香敬礼。
    虽说从今日起成为官员,由皇上给他们发晌银,但是所有科举的学子们都该拜孔子,知识是源于这位。
    对于文人来讲,这位才是“衣食父母”
    。
    至此,整个科举庆典才算结束。
    宋福生带领三百位进士们从孔子庙的台阶上下来,他的前面是旗鼓开路,两旁官吏列队,鞭炮噼里啪啦响起。
    宋福生踩着鞭炮碎屑,向他的家人走来。
    马呢,马,人家收走啦。
    没事儿,咱有小红。
    “她娘?”
    “她爹。”
    宋福生不管别人怎么看,就激动的抓起钱佩英的手。
    这一天像做梦似的。
    军功章有媳妇一半。
    又眼角笑出皱纹看向宋茯苓,军功章更有闺女的一半。
    宋福生大笑着摸了把米寿的头,要是真给发个章,挂章的那绳,他都不留,给咱米寿。
    全发喽。
    宋福生和家人们一起往回走,仰望蓝天,脑中情不自禁的闪过复习的一幕幕。
    那时,满地的粮袋子。
    九族的老少爷们将堆他家的粮袋背走,给那些家里堆的更是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。
    哥哥们给做了一张学习桌送与他。
    大姐给做双棉拖鞋。
    阿爷在村里和翟婆子打嘴仗:“不准让狗叫,影响俺们福生念书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